懲罰的原則及注意事項

 441

    懲罰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,真正實施起來,對每一個領導都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。懲罰的目的在于向人們宣示錯誤行為的危害,從而使人們不再重復那種錯誤行為。
    為懲罰而懲罰或蓄意報復,得到的必然是被懲罰者的強烈排斥。懲罰并不是無原則隨意進行的,它必須遵循其內(nèi)在的規(guī)律性,非此不能發(fā)揮其本有的積極作用。我們認為,這里所說的規(guī)律、原則應包括:

懲教結合原則

    懲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,只有教育幫助了當事者與廣大群眾,正向的目的才能實現(xiàn)。既然教育幫助人是目的,那么,我們實施懲罰時,就必須做到二者的有機結合。
    就是說,懲罰要達到“懲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的目的,就必須與教育結合起來。單純的懲罰很難完全改變被罰者不良行為和錯誤思想,甚至會適得其反,進一步將其推向錯誤的方向,即所謂“逆反”現(xiàn)象。
    從實踐情況來看,許多單位未能把懲罰的過程看作是一個連續(xù)而又必要的整體,常常懲罰完了事。顯然,這種方式不會產(chǎn)生良好的結果。懲教結合原則要求人們把懲罰前、懲罰中、懲罰后的工作,作為一個完整過程。施行懲罰,必須依據(jù)事先制定好的公布于眾的規(guī)則。也就是說,任何懲罰都必須是“有言在先”的,不教而誅,不但受罰者感到冤屈,眾人也會抱不平。如果事前沒有教育,或沒有說到。二是懲罰中要進行很細的思想工作,做到態(tài)度既嚴肅又誠懇,道理既明了又實在,使其心服口服。
    實踐證明,教育者態(tài)度嚴肅,能引起受罰者對自己不良行為的重視;態(tài)度誠懇,能使受罰者感到領導是與人為善,不是整人,有利于被懲罰者改正錯誤。三是懲罰后要切實使受罰者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所在及危害,并幫助其樹立改正錯誤、繼續(xù)前進的目標。
    任何懲罰都不會像獎勵那樣,給人們帶來興奮愉悅的心情,受罰者必然會羞愧、煩惱。這時,他們最希望有人予以思想上的解惑。尤其上進心很強、因過失而受罰者,心理的不平衡則更甚。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其不能自我排解的疙瘩,就可能出現(xiàn)過激行為。所以,實施懲罰的重要原則之一,就是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教育系統(tǒng)。

懲罰公平原則

    任何人都知道火爐燒紅了不能碰。在任何單位中都應該有這樣一個“燙火爐”來整頓規(guī)章制度。只要你一碰它,它馬上就燙你。對員工的錯誤行為,進行及時的懲罰,在效果上比延時懲罰要好的多。
    燙火爐是很講“政策”的,它只燙你碰它的那一部分,而不會燙你的別處或燙你的全身。不遷怒、不搞誅連。在管理工作中,懲罰犯了錯誤的員工應實事求是、就事論事,要對事不對人。還有懲罰要適度,過度的懲罰就是“迫害”,不但難以讓人心服口服,更有甚者還會引起反抗,惹禍上身。
    在實施懲罰之前,可以先與員工討論具體情況,確定沒有誤解實情之后再責備部屬的不足之處,在責備中要強調你所期望的行為,同時讓員工明白問題在于他不當?shù)男袨?,而不在他本人。責備的重點在于改變部屬不良的行為,再不是羞辱他本人。這往往需要管理者發(fā)揮極大的自制力,不論你有多生氣,你都不應亂發(fā)脾氣。
燙火爐是不講情面的,誰碰它,就燙誰,一視同仁對誰都一樣,和誰都沒有私交,對誰都不講私人感情,所以它能真正做到對事不對人。當然,人畢竟不是火爐,人不可能在感情上和所有人都等距離。不過,作為管理者,要做到公正,就必須做到根據(jù)規(guī)章制度而不是根據(jù)“個人感情”和“個人意識”來行使手中的獎罰大權。
懲罰相對于獎勵,民主公開更為重要。秘密施懲,懲罰就完全針對個人了。我們懲罰的目的,不僅在于挽救教育犯錯誤的人.還為了教育群眾。懲罰不公開,懲罰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和價值。在施懲前進行民主討論,讓群眾參與,大家一起分析當事人所犯錯誤的性質、程度、危害。
    原因,能使大家都受教育,從而達到懲罰的目的。民主討論,也是懲罰公正適度的重要保證。
防微杜漸原則
    古人常說:“勿以小善而不為,勿以小惡而為之。”人的微小善舉,不一定要給予正式的獎勵;然而人的微小的惡行,卻不能不給予某種公開的懲罰。因為人的社會行為的不當或過失,一般總有量的積累過程,能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(tài),而不是等問題堆積如山。所以,優(yōu)秀的領導管理者,總能做到未雨綢繆,在部屬滑向泥坑前,及時設立“禁止通行”的黃牌,或者對初犯者予以適當?shù)呐u、懲責,以免將來病重時下猛藥。

及時原則

    該原則與防微杜漸原則有緊密聯(lián)系。在戰(zhàn)爭條件下或突發(fā)事件下,懲罰尤其要講究及時性,尤其在群眾心理互動頻繁,情緒感染極快的情況下,懲罰的實施更要分秒必爭。比如防御之軍轉為撤退,對于違令先退者應就地正法,否則,一人退,萬人隨,兵敗如山倒,撤退將演變成潰逃。又如在大地震等自然災害或突發(fā)事件襲來時,不法之徒必會猖獗,對于那些打砸搶者應予及時嚴懲,否則就會釀成動亂,天災加人禍,給人民生命財產(chǎn)造成更大的損失。社會的領導者、管理者在這樣的時刻,切不可優(yōu)柔寡斷。

獎罰事要注意:罰要分明

    歷史上有一個關于魏惠王的例證,說明了獎罰要分明的重要性。
    魏惠王問大臣卜皮:“你擔任地方官的時間很久,和百姓接觸的機會最多,應該聽過百姓對寡人的批評吧?”
    “百姓都說大王很仁慈。”
     魏惠王聽后大喜:“是嗎?果真如此,國家一定能治理好。”
    “不,相反,國家快要滅亡了。”
     魏惠王愕然:“寡人以仁慈治國,這有錯嗎?”
     卜皮回答:“陛下只想給天下百姓仁慈的形象,就不能居人之上。所謂的仁慈包含憐憫、仁心、寬厚、慈祥。如今即使百姓、大臣犯罪,陛下在處罰他們時,也會躊躇不前。有過而不罰,無功卻受祿。天下人都會看不起大王,百姓也會放肆。臣說國家快要滅亡,就是這個道理。”
    在管理中對部下仁慈寬厚并不代表全部,更重要的是,要懂得賞罰分明。古人尚且知道這個道理,我們當然更應該如此。身為老板的你,怎能讓作奸犯科之徒安然處于公司之中?怎能讓偷懶之人拿著一樣的工資?
獎賞固然會激勵人,但懲罰更能夠告訴那些犯錯者,絕不能為所欲為,同時這也是對所有員工進行的反面教育。中國有句俗語說:“殺一儆百”,堅定的懲惡決心更能激發(fā)所有員工的正義感與斗志。千萬不要感情用事,更不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。
    在現(xiàn)代企業(yè)中,獎勵和懲罰是兩種不可缺少的手段,都是激勵員工的有效工具。輕視或忽視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確的。對有功的員工獎勵必然就應伴隨著對無功或有過員工的懲罰,企業(yè)領導者在運用獎懲時必須要做到二者相互結合,不可分割。要保證獎勵的有效激勵作用,必須以一定的企業(yè)規(guī)章制度對行為不佳員工予以懲戒。當然運用獎懲激勵時,應該是以獎為主,以罰為輔,不可平等對待。
    主次不分,一般來說,獎勵次數(shù)宜多,懲罰次數(shù)應少;獎勵氣氛濃,懲罰氣氛宜淡。

 注意事項 懲罰 事項 原則 注意

擴展閱讀

“四無”就是指“無品牌、無模式、無渠道、無隊伍”,這些企業(yè)有的只是產(chǎn)品,沒有國內(nèi)市場開拓和運作的相關經(jīng)驗。此類企業(yè)主要分為四大類:一是外貿(mào)型企業(yè)轉內(nèi)銷;二是生產(chǎn)型企業(yè)或OEM企業(yè),準備建立自己的零售

  作者:賈同領詳情


  終端門店作為展示公司產(chǎn)品和公司形象的窗口,每時每刻都在展現(xiàn)公司產(chǎn)品和品牌,一個好的終端門店形象,不但可以為公司的品牌增添色彩,也會為積極的搶占終端銷售資源貢獻積極的力量。  可是對于建材行業(yè)的終端

  作者:崔學良詳情


前言:21日,阿里巴巴B2B公司(1688.HK)宣布,為維護客戶第一的價值觀,捍衛(wèi)誠信原則,2010年該公司有約0.8、即1107名“中國供應商”因涉嫌欺詐被終止服務,該公司CEO、COO為此引咎辭

  作者:胡一夫詳情


前言:“有志者,事竟成”。在銷售的過程中,接近了客戶,認識了客戶,給顧客介紹產(chǎn)品,讓顧客購買產(chǎn)品,讓顧客付款,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關系……掌握售后服務原則,并且在適當?shù)臅r機向顧客致以感謝函,可以增加你與顧

  作者:胡一夫詳情


直到今天,很多人仍有一種錯覺,以為計劃經(jīng)濟有助于實現(xiàn)社會公平,在全社會實現(xiàn)福利的平等分配。但事實似乎并非如此。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陳志武教授最近進行的一項實證研究表明,正是計劃體制造成了地區(qū)間人均GDP的

  作者:秋風詳情


 人才是企業(yè)首要和根本的要素。就經(jīng)營而言,無論從哪個角度,人都是第一重要的。企業(yè)之間的差距從根本上說是人的差距。關于用人,從來就不存在什么一貫的準則,但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領導者大都會遵循以下一些共同的原則。其

  作者:堯舜安詳情


版權聲明:

本網(wǎng)刊登/轉載的文章,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本網(wǎng)不對其真?zhèn)涡载撠煛?br /> 本網(wǎng)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,本網(wǎng)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(wǎng)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,傳播管理/培訓經(jīng)驗,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,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。
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(wǎng)相關內(nèi)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。


 我要發(fā)布需求,請點我!
COPYRIGT @ 2001-2018 HTTP://kunyu-store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管理資源網(wǎng)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