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為什么沒有奢侈品牌?

 作者:葉劍    66



  奢侈品,來自于拉丁語“Luxury”,原意是“極度的繁殖”,從原意看,古代人對奢侈的概念,僅停留在“量”上,可理解成“東西多的用不完”,而現(xiàn)代奢侈品,更多包含“質”的概念,就是我們通常說的“檔次”,體現(xiàn)在形式上,就是價格,以價格來昭示產品的檔次,以檔次來體現(xiàn)奢侈的概念,所以,奢侈包含質和量的概念,從量到質的演化,是奢侈品的發(fā)展過程。

  中國傳統(tǒng)觀念的奢侈,多停留在“量”上,這源自于短缺時代,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后的量化消費,這就是被我們父母稱為“奢侈”,所以,中國人的“奢侈”帶有貶義色彩,等同于“貪欲、揮霍、浪費”。

  “奢侈品牌”和“奢侈”具有完全不同含義,“奢侈品牌”國際定義“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(fā)展需要范圍的,具有獨特、稀缺、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”,這個品牌具有炫耀性、個性化的特征,其價格遠遠高于同類別的其他品牌,是一種并非滿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品牌虛化需求,在營銷學中,可稱為“高溢價”,品牌理論稱為“高附加值”。

  中國目前仍然少有奢侈品牌,富豪選擇的大多是國外品牌,西方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何以擁有那么多影響世界的奢侈品牌呢?

  戰(zhàn)略大師邁克爾•波特《國家競爭戰(zhàn)略》的“鉆石理論”提到一個產業(yè)在一個國家擁有的競爭優(yōu)勢,必須具備四大條件,由這個四大條件組成了“鉆石”的四邊:

  鉆石理論不能完全解釋奢侈品牌的起源

  要素條件。土地(包括自然資源),資本,勞力,勞力教育水平,國家基礎設施質量等??傊@個要素條件,是為一個產品的發(fā)展提供的基礎;需求條件。國內市場是否足夠大;相關及支撐產業(yè)。這里所指的是相關產業(yè)鏈所形成的國際競爭力;公司戰(zhàn)略。國內的競爭環(huán)境造就了公司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。

  “需求條件”是奢侈品產生的動因,但波特所說的需求條件是指量化需求足以支撐這個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,但是,奢侈品并非追求量化市場。所以,“鉆石理論”并不能夠完全解釋“鉆石品牌”在西方國家形成的原因,我在研究西方國家奢侈品牌的形成歷史后發(fā)現(xiàn),其形成大多擁有共性:

  奢侈品品牌形成于西方17-19世紀之間;奢侈品的產生是因為宮廷貴族的不間斷需求;資本主義的快速發(fā)展,有產階級的壯大;城市化的迅速擴大;貿易和交流促進了奢侈品牌的國際化和發(fā)展。

  奢侈品牌的大本營--歐洲,其宮廷的歷史就是國家的歷史,15、16世紀,羅馬教皇是歷史最為輝煌的宮廷,隨后,法國在宮廷上的發(fā)展舉世無雙,中世紀的財富從地產中產生(猶如今天的中國),金銀等礦產要素條件通過戰(zhàn)爭等手段得以集中在歐洲,貿易的商人通過各種手段形成了龐大的“新貴族”,法國大革命時候的26000個貴族,僅有一半是傳統(tǒng)的貴族,另一半大多是被皇家賜予;從一張世界城市發(fā)展進程表上可以知曉,中世紀后期是人口增長和城市化發(fā)展都最為迅速的時期;這都為奢侈品的發(fā)展提供了土壤,我們無法想象,奢侈品竟然成為了宮廷的日常消費品,“太陽王”路易十四的出游服裝就鑲嵌了1400萬法郎的鉆石!

  太陽王路易十四和他的鉆石

  需求是奢侈品牌的發(fā)展土壤,而文化的延續(xù)性和交融性為持續(xù)性的需求提供了可能,奢侈品牌得以在歐洲國家產生和發(fā)展,得益于中產階級的不斷壯大,最為關鍵的是:文化的延續(xù)性,即一種奢侈文化得以不斷傳承,并沒有因為革命和改朝換代而消亡,所以,奢侈品牌都是傳承了百年以上的家族企業(yè),那是因為革命和斗爭并沒有在太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經營,或者說,并沒有完全動搖到奢侈產業(yè)的根基。

  要知曉中國為什么沒有奢侈品牌,就必須從宏觀角度分析,分析歷史和社會環(huán)境,分析奢侈品牌可能發(fā)展和壯大的原因。僅停留在研究個別奢侈品牌的發(fā)展上是沒有答案的,品牌是微觀的存在,從某種程度上講,歷史的進程決定了社會的形態(tài),而社會的形態(tài)決定了階層,階層的穩(wěn)定性,決定了奢侈品牌的百年存在,了解歐洲奢侈品牌為何存在的歷史,也就明白那么多歐洲的奢侈品牌能夠百年傳承的原因。

  歐洲的歷史并沒有因為革命而割裂,階層也沒有因為戰(zhàn)爭而融合,看看歐洲仍然有那么多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就會明白,他們曾經是也仍然是奢侈品牌的消費者和引領者:英國、挪威、瑞典、丹麥、荷蘭、比利時、盧森堡、西班牙、安道爾、摩納哥、列支敦士登,皇室、王室是這些國家的精神象征,皇室的領導者就是國家的精神領袖,如果大眾的精神都被領導了,又何況是消費的形態(tài)和價值觀的趨向?所以,我們看到在介紹英國首富——維珍集團的總裁——布蘭森的時候,總有一個后綴——“爵士”,他于1999年,被英國伊莉薩白女王冊封為爵士,沒有封地,也沒有領土,更不可能配發(fā)武器戰(zhàn)士,這僅是個“精神的稱號”,“爵士”并不是用錢能夠買到的,可見君主立憲制國家皇室的精神領袖地位,是無法用物質來衡量的?! ?/p>

  皇室歷來就是奢侈品的消費者,奢侈品牌的歷史,伴隨著皇室貴族的興衰,歷來與皇室貴族有密切的關系,卡地亞、蒂凡尼、伯爵、寶格麗都是專為皇家定制的珠寶品牌,創(chuàng)立于1847年法國巴黎的卡地亞,于1904年被委任為英國王室的皇家珠寶供應商,拿破侖三世、愛德華七世包括西班牙、葡萄牙、羅馬尼亞、埃及、摩洛哥王子及阿爾巴尼亞的皇室亦委任卡地亞為皇家首飾商??ǖ貋啽皇廊俗u為“皇帝的珠寶商,珠寶商的皇帝”?!  ?/p>

  奢侈品牌的發(fā)展源自歷史、文化和階層,再回頭反觀中國的奢侈品,我們就可以以歷史辯證法的態(tài)度去進行分析:為什么中國難有奢侈品牌?  

  1、中國的奢侈品發(fā)展歷史:沒有品牌,也是一個斷層的歷史。

  中國一樣有皇家,有為皇家服務的奢侈品大師,可惜,中國歷史的奢侈品傳統(tǒng)概念停留在“藝術品”和“工藝品”層面,是“皇家獨享”特權,難以大量復制,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創(chuàng)造性,如字畫、陶瓷、玉器,不能夠復制的,自然就不能夠稱得上是“品牌”。

  中國的近代革命,徹底讓皇家、王室、貴族從幾千年的歷史舞臺中退出了,皇家的地位不僅沒有了,連精神的領袖地位也被剝奪了,中國奢侈品的消費需求——龐大的皇親國戚和貴族,徹底地消失了,從這個層次來說,中國奢侈品消費,是一個斷代的歷史。

  沒有需求,奢侈品牌自然難以為繼,就別說發(fā)展的歷史了。

  另外,即使在相等于西方中世紀的時代,中國皇家的奢侈品與普通官員貴族的奢侈品,仍然具有本質的區(qū)別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”,官員都只是皇帝的附庸,是不允許獨自擁有與皇家一樣的物件的,“是要被殺頭的”,而西方奢侈品并非僅僅由一個皇帝階層獨享,龐大貴族階層仍然有權利去享用,況且,資本主義的發(fā)展,資本家、商人等等階層也為奢侈品牌的發(fā)展提供了支持后盾。

  難以形成奢侈品牌的瓷器

  宋瓷窯場五大名窯:汝、官、鈞、哥、定,能夠批量生產瓷器,且檔次及工藝較高,供應的也是皇親貴族的市場,似乎有成為奢侈品牌的潛質,可如今都成為了古董,中國歷史革命的徹底性,讓奢侈品牌也成為了斷代史?! ?/p>

  2、階層存在的單調性:二元結構的社會階層。

  在前幾年流行的《class階層》一書中提及西方國家的階層現(xiàn)狀,歐洲的皇室貴族血統(tǒng)成員是“看得見的頂級階層”,而各個企業(yè)的高級管理階層是“高級階層”,階梯狀的層級分布,在統(tǒng)計學上呈現(xiàn)橄欖形的社會結構,是消費奢侈品牌的基礎,一般傳統(tǒng)奢侈品牌都是由皇室貴族首先進行引導消費,而后中間的階層,即“有產階級”亦會以擁有奢侈品牌而虛榮。

  如今,皇室貴族為保持精神的引領作用,逐漸在消費上采取了更為低調的形式,英國皇室財富雖不可計量,但盡量采取保持親民姿態(tài),皇室也盡量避免被商業(yè)和媒體利用,所以,奢侈品牌轉向了明星,明星是大眾消費的模仿者和“意見領袖”,明星走紅地毯等等高曝光度的走秀使得奢侈品牌趨之若鶩。

  建國以后的中國,長期二元結構的社會形態(tài),城市和農村、富裕和貧窮,在一個不提倡物質消費的社會,根本沒有消費基礎的階層存在,有的只是依照職業(yè)劃分的“工農商學兵”,市場經濟的30年,是難以形成穩(wěn)定的消費階層的,貧富差距的拉大,“和諧社會”倡導的是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多元社會階層形態(tài)。

  當然,中國仍然有百年品牌,傳統(tǒng)民族品牌是基于老百姓的品牌,而非奢侈品牌,因為老百姓的需求并不會斷代,如狗不理、同仁堂、云南白藥等等,而少有針對貴族的奢侈品牌。  

  3、文化的特征。大同的文化追求,高端審美情趣并沒有形成。

  奢侈品牌的創(chuàng)立者大多都是行業(yè)技術頂尖人物,每一件產品都是藝術品,歐洲傳統(tǒng)的奢侈品都是為貴族提供定制服務的藝術品,即使如今被通俗化了的奢侈品牌,也一樣具有原創(chuàng)性和高超的設計感,這些世界頂級奢侈品牌的巡展并非是浪得虛名,而是真正藝術珍品的昭示,是可以傳世的稀有珍寶。

  國內銷售奢侈產品的品牌,大多互相模仿,今天那款賣得好,明就開始抄襲, A品牌的暢銷戒指, B品牌也一樣可以看到,唯一需要你做的決策就是:對比價格。國內奢侈品牌少有自己的產業(yè)鏈,OEM是常見形式,原創(chuàng)設計團隊更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
  其實,國外的奢侈品牌產品從理念、設計、測試到最后上市推廣,往往需要2年時間,時間和人力成本驚人,國內品牌要完全模仿并不現(xiàn)實,但至少應讓品牌具有一定的個性魅力。

  我曾經做過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所有國內鉆石品牌在品牌聯(lián)想和好感度上,并沒有太大區(qū)別,都是基于產品層面的聯(lián)想,價格戰(zhàn)自然就成為鉆石行業(yè)的家常便飯了。

  國內消費者仍然缺乏審美眼光,甚至缺乏藝術品欣賞常識,個性化的奢侈品要賣給具備個性化眼光的鑒賞者,可惜,國內的富豪購買奢侈品牌大多是因為——炫耀,這是他們購買的唯一沖動和理由,而非崇拜品牌的設計精神。

  有國外的媒體嘲笑國內某著名導演全副武裝的“LV”,參加國際的電影節(jié)頒獎,“LV”的品牌精神和這個導演的氣質如此不相容,也可見此導演對奢侈品的審美。  

  4、國內奢侈品牌管理者素質低下、經驗缺乏。

  國內奢侈品牌典型的一個癥狀就是:把奢侈品當做快速消費品來賣。

  相關資料顯示,國內“結婚”人群消費占據國內鉆石銷售70%以上,于是,國內的奢侈品牌從氣質到形態(tài)、甚至促銷方式都變成了快速消費品?!皟r格戰(zhàn)”“降低裝修檔次”“模仿暢銷產品”“降低物料規(guī)格”“銷售員的強銷方式”等等, 就差把鉆石放到超市去賣了。

  我曾經接觸過的幾家國內奢侈品牌,店內裝修富麗堂皇,企業(yè)內部裝飾真是慘不忍睹,連自己企業(yè)的形象都維護的如此低端(甚至不如許多快速消費品),怎么能夠給大眾一個高端的、具有奢侈格調的品牌?

  這樣的素質和認知,只能和國際品牌漸行漸遠。國內奢侈產品只有高端消費品,而沒有奢侈品牌,也是自然的事了。  

  本文對奢侈品牌的起源背景分析,是基于辯證歷史唯物主義觀點,是基于了解產生的歷史和社會的大環(huán)境,以提供給讀者對中國缺少奢侈品牌問題的一個更好的探索性答案,也希望對中國未來奢侈品牌的發(fā)展提供一些有益思路。

葉劍
 中國,為什么,沒有,奢侈,品牌

擴展閱讀

2024年3月15日—3月16日,姜上泉導師在濟南市主講第230期《利潤空間—降本增效系統(tǒng)》2天訓戰(zhàn)營。金鑼集團、臨工集團、新華醫(yī)療、聯(lián)創(chuàng)集團、惠發(fā)食品等近30家企業(yè)的130多位經管人員參加了2天《利

  作者:姜上泉詳情


前言  不久前,廣東某咨詢顧問公司針對職業(yè)經理人進行了一項市場調查,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:在目前的商品經濟社會中,富人、小資和窮人的認識標準是什么?一石激起千層浪,但其中的一個具有戲劇性的結果不免得令人

  作者:馮建軍詳情


2023年12月14日—12月16日,姜上泉導師在上海市銀星皇冠大酒店主講第223期《利潤空間—降本增效系統(tǒng)》3天2夜方案訓戰(zhàn)營。延鋒集團、遠景能源、蒙牛集團、科達集團、晶科集團、浦耀貿易、拓尚實業(yè)等

  作者:姜上泉詳情


2023年12月7日—12月9日,姜上泉導師在濟南市主講第222期《利潤空間—降本增效系統(tǒng)》3天2夜方案訓戰(zhàn)營。東阿阿膠、兗礦集團、圣泉集團、玫德集團、中東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(yè)的經管人員參加了3天2夜《

  作者:姜上泉詳情


龐大的人口規(guī)模,旺盛的用戶需求,讓中國成為了極為繁榮、活躍的互聯(lián)網市場。4年前,騰訊網絡媒體事業(yè)群總裁、集團高級執(zhí)行副總裁劉勝義在戛納廣告節(jié)上向世界介紹,中國網民的特征是熱愛社交,娛樂驅動,追求個性

  作者:李欣詳情


2023年11月9日—11月18日,姜上泉導師在上海市、武漢市主講第219期-220期《利潤空間—降本增效系統(tǒng)》3天2夜方案訓戰(zhàn)營,并在東莞市主講《降本增效目標達成》。三菱重工、上汽集團、平安集團、金

  作者:姜上泉詳情


版權聲明:

本網刊登/轉載的文章,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本網不對其真?zhèn)涡载撠煛?br />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,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,傳播管理/培訓經驗,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,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。
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。


人才招聘 免責聲明 常見問題 廣告服務 聯(lián)系方式 隱私保護 積分規(guī)則 關于我們 登陸幫助 友情鏈接
COPYRIGT @ 2001-2018 HTTP://kunyu-store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